如何用高温闷棚法杀菌消毒
如何用高温闷棚法杀菌消毒?请介绍
高温闷棚消毒法,就是在夏季密闭大棚,利用太阳热的高温和药物熏蒸进行棚内消毒,一般于7月上旬至高8月下旬进行。这种方法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简单,效果好,易为群众接受。具体方法如下:
一、整地施肥:地要整平,整细,并结合整地施肥,以杀死有机肥中的病菌。一些有机肥如鸡粪、干牛粪等,还有提高地温和维持地温的作用,使杀菌效果更好。地整好后,再按照作物的种植方式起垄或做成高低畦,这样可使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空间,有利于提高地温。
二、灌水:土壤的含水量与杀菌效果密切相关,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对于提高地温不利;土壤含水量过低,又达不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实践证明,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时,效果最好。
三、药物处理:用氯化苦进行地膜覆盖土壤消毒,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方法是把氯化苦注到畦内,50平方厘米挖一穴,深度10~15厘米,每穴4毫升。此外,在密闭大棚之前,棚体内表面喷施1遍杀菌药和杀虫剂,以杀死躲在墙缝中的病菌和害虫。
四、密闭大棚:用大棚膜和地膜进行双层覆盖,严格保持大棚的密闭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处理,地表下10厘米处最高地温可达70℃,20厘米的地温可达45℃以上,这样高的地温杀菌率可达80%以上。
五、消毒时间:绝大多数病菌不耐高温,经过很短时间的热处理(10天左右)即可被杀死,如一些立枯病病菌、黄瓜的菌核病病菌、黄瓜疫病病菌、茄子黄萎病病菌等。但是也有的病菌特别耐高温,如根腐病病菌、根肿病病菌和枯萎病病菌等一些深根性土传染菌,由于其分布的土层深,必须处理30~50天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因此,进行土壤消毒时,应根据棚内所种作物及其相应病菌的抗热能力来确定消毒时间。
六、消毒后处理:太阳热消毒对不超过15厘米深的土壤效果最好,对超过20厘米深的土壤消毒效果较差,因此,土壤消毒后最好不要再耕翻,即使耕翻也应局限于10厘米的深度。否则,会将下面土壤的病菌重新翻上来,发生再污染。太阳热消毒法虽不能对大棚进行彻底灭菌,可是却能大幅度降低田间的病菌密度,大大减少作物发病的机会,其消毒效果能持续2年,所以对大棚可以2年消毒1次。
点击获取更多杀菌剂使用技术
点击获取更多农药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