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农业种植资讯网
首页 > 药材资讯 > 丹参种植助农增收一亩纯收入3000元

丹参种植助农增收一亩纯收入3000元

1月2日,梓潼县自强镇二洞村村民贾芝全和老伴正忙着挖丹参。红红的丹参大多数间种在耙耙柑地里,格外喜人。

“这一茬丹参长势不错,销路好,如今已经卖了 5000 多元。”贾芝全说,丹参单独种一亩纯收入3000多元,间种可收入2000多元。二洞村是已退出的省定贫困村,目前正通过“党建+产业”引领,走“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耙耙柑及中药材,丹参便是其中之一。丹参又叫“红根子”,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之功效,备受商家和农户青睐。二洞村贾伟伦说:“耙耙柑要三四年以后才挂果,在前几年间种像丹参这种矮秆中药材,不会影响耙耙柑的生长。在前期水果没丰产时,种丹参可以保证正常的收入。”

自强镇大多数社属于高山社,该镇争取项目完善道路和水利设施,通过政府带动、项目支持、农户参与,因地制宜发展桔梗、丹参等中药材。自强镇纪委张熙说:“目前,中药材已成为自强镇主导产业之一,现已发展中药材3000 多 亩 ,其 中 丹 参 2500亩 ,今 年 让 农 民 增 收 接 近1000万元。”

梓潼素有“中医之乡”“中药材之库”的盛誉,是“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县”。这两年,该县通过土地流转、项目包装、外出推销、项目洽谈等多种形式,按照“政府引导、公司参与、合作社牵头、农户主体”的原则,走“公司+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道路,采取药农自由散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组织药农种植,制药公司、流通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种植,加快建设中药材基 地 。 目 前 ,梓 潼 县 共 有11000多户农户种植中药材,建立丹参、桔梗、芍药、杜仲、灵芝等中药材基地5万多亩,年产量达3万余吨,产值5亿元以上,为县内引进的17家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生产原料。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梓潼县还大力发展丹花节、芍药花节等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目前带动中药材种植户1200余户,当前主要在收购丹参,对农户的丹参应收尽收。”梓潼县望飘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海先说,对合作社成员种植中药材,主要提供种苗供应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对成员种植的中药材,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坚决维护农户利益。由于丹参不受气候土壤的限制,易种易管易采收,目前每亩丹参产量在3000斤左右,农户每亩纯收入在3500元以上。去年梓潼县共种植丹参20000多亩,当前陆续进入上市时节,预计帮助农户增收8000余万元。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药材资讯 江辉富莲藕种植...
5月3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周咀村,种藕养鱼大户江辉富一边在池塘里清洗着刚挖出的新鲜莲藕,一边告诉笔者:“现在莲藕好卖得很,平均每千克6元钱,比去年...
药材资讯 残疾人陆兆友金...
今年43岁的陆兆友,是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沙庄村人,他4岁时因患小儿麻痹致使双腿二级残疾,从此双拐不离身。20多年间,他不向命运低头,从一个穷小子变成身价千...
药材资讯 樊功建种植马勃菌致富
樊功建喜欢“折腾”。他养过羊、鸽子、兔子,喂过猪,贩过菜,甚至还搞过。在把十多万元打了水漂后,他收手重操种蘑菇的老本行。种蘑菇,他也和常人不一样。别人种易...
药材资讯 榆中县中药材之...
日前记者在榆中县中连川乡撒拉沟村看到,该村村民刘常祖一家人和雇佣的20多名村民正在高兴地起挖人工种植的甘草。 刘常祖告诉记者:“我家种植的30亩地甘草,已...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