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农业种植资讯网
首页 > 药材资讯 > 山东沂源丹参牛蒡炒红了孝文化经济

山东沂源丹参牛蒡炒红了孝文化经济

3月2日恰逢山东省沂源县石桥镇赶大集的日子,原本去往沈正福“宝贝加工厂”的路一时人车难行,只得绕道村内小路。 “明天发工资,早点来领……”“后天过来领地租……”村内,沈正福逢人便是这两句。不多时便到了目的地,60多亩农场没了夏日的苍翠,早春的土地略显荒凉,但是拨开上面覆的草叶,留种的丹参苗和牛蒡芽已长出了新绿。 “别看现在有点冷清,抢收季节,有时候一天能有100名工人,今年光支付工资就20多万元。”同照料自己孩子一样,沈正福小心地给丹参牛蒡苗盖上草叶。随后领记者来到了旁边的“宝贝加工厂”。 在这里记者目睹了“宝贝”真容——牛蒡茶、丹参茶。为啥称为“宝贝”?“现在物流刚上班,还发不了货,我给工人们放了长年假,也让他们休息下。”指着旁边的4台电脑,沈正福说出了宝贝来历。原来,开网店后,年产的十几万斤牛蒡茶、丹参茶,成了买家们的抢手宝贝货,也成了他和乡亲们的致富宝贝。 “第一次喝丹参茶是在韩国,在他们那可是茶中‘贵族’,当时就想咱们家生态这么好,丹参、牛蒡做的茶品质肯定高,乡亲们也能受益。”谈起发展牛蒡茶、丹参茶,沈正福感慨良多。创业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由于家里世代从土里刨食,加上父亲早逝,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的母亲和家里其他人起初并不同意他干与种地有关的事情。而后,在做通了家人工作后,种丹参和牛蒡的地又成了大问题。由于沂源是山区,地少,难成规模。为说动老乡们流转土地,他先后跑了一百多户,有得做工作到晚上12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努力下,终于流转到了60亩地,种下了第一批丹参和牛蒡,施有机肥,不喷一滴农药,全程无公害化。紧接着他又跑到,学习研究炒茶技术,并高薪聘来了炒茶师傅。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凭着特有的口感和功效,沈正福炒出的牛蒡茶和丹参茶,一经上市,便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致富不忘乡亲,随后他又成立了合作社,带动周边村的200名农户种植丹参,并以每斤比市价高3元的价格,收购种植户手中的优质丹参,挑选后的丹参,农户还可以继续当药材出售。同时,流转了土地农户,还可以到他这里打工,除了拿地租还能挣工资,今年他又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 “除了带动乡亲们致富,我还想给我们产品,赋予一种‘孝’文化。”谈到未来,沈正福信心满满。由于,牛蒡丹参对老年人是个宝,能降压,软化血管,治疗便秘等。多次被镇上评为“孝子”的他,经常在村内告诫大家,父母的恩情大如天,要多陪老人,关心他们健康。在卖产品的同时,他也不忘提醒买家,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

标签:

猜你喜欢

药材资讯 赵辅林种植铁皮...
本市北辰区北仓镇董新房村村民赵辅林,20年前开始种植灵芝,如今年纯收入达20万元。今年6月,成功致富的他又开始试种另一种传统名贵药草——铁皮石斛,并获得成...
药材资讯 藤椒园养鹅 一...
1月25日,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的千亩藤椒园,看到800余只大小不一的大白鹅特别打眼。藤椒园负责人、太和村主任马祖荃在藤椒园里一边给白鹅添料...
药材资讯 药材种植种出致富良方
除草、补苗、查看药材长势……进入7月,多雨的季节里,药材地里杂草疯长,巴仁哲里木镇宝日根嘎查的郝金财一刻也不得闲。凭着努力,把自己从一个普通农牧户转型为大...
药材资讯 药材大王年赚百余万
澧水源头,坐落于湖南张家界市桑植县贺龙水库区边的打鼓泉乡穴虎洞村,因早些年做树生意翻车致残的村民王兴权,种植药材200多亩,年纯收入超百万,带领该村乡亲们...

强力推荐